「很多事並非有機會才努力,而是努力到有機會為止」-何培鈞
文/林家興
不到四十歲的小鎮文創負責人何培鈞,以「天空的院子」民宿廣為社會所知,他在大學時就開始思考人生方向,看見台灣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忽略了文化價值,決心要復育台灣的文化。因此在退伍後毅然跑遍十六家銀行貸款1,500萬翻修隱藏於家鄉深山的廢墟,改建為具有在地特色的民宿,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創意與美景。他更在南投竹山打造融入居民生活的在地文創平台,帶動創新轉型,為沒落小鎮找到翻轉力量。
堅持創業的精神動力,來自要改變台灣教育文化與價值觀的初衷
比國父十次革命還艱苦的創業歷程
何培鈞一退伍後就創業,沒有工作過一天。但他在創業前是一個系統性的思考,精算過每個月的成本以及萬一失敗的退路。
第一個月開張時營業額只有八千多塊,但每個月要還六萬多。何培鈞在深山裡熬了三年當民宿管家,處理包括床單清理、水漬還要跑客戶等等各種勞務,依然堅持以新舊融合的方式讓民宿走出特色,不只是讓人家來吃飯住宿而已就走了,終於等到國際音樂大師馬修·連恩(Matthew Carl Lien)的團隊來住宿與錄製專輯,讓這個深山的民宿被台灣社會與世界發現。
扎根在地、連結全球,讓小鎮以文化特色找到新生
在創業的過程中,何培鈞除了努力引入政府與外界資源改造小鎮風貌,也反思與在地居民的關係。他觀察到,當觀光客逐漸增加,小鎮產值逐漸提高,政府的交通建設資源也持續進來,但竹山小鎮的人口卻從八萬減少到五萬。
「我發現除了少子化,所有老街觀光區很多賣的不是跟當地有關係的,政府看到產值很高的產業開始給補助,但居民跟這些產業卻很少連結。」何培鈞說:「不是為創業而創業,而是透過創業把生活變成一個我想要的狀態。」
於是,何培鈞與團隊逐步調整商業模式,讓居民開始認同「文化不只是政府的事,也是我們自己的義務與責任」。但由於團隊只有二十個人,遇到瓶頸是腦袋不夠用。於是,何培鈞提出了「借力使力」的概念,以專長換宿的方式讓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位背包客共同腦力激盪與付出行動,參與改造竹山小鎮,成為外界資源與在地發展的中介者。用這樣在地凝聚、民間共構來連結在地價值,突破以往社區營造的模型,發現不一樣的臺灣經驗。
「現在一年有幾百個人幫我們一起想這個小鎮要怎麼發展。」
找到台灣青年的「熱情」
何培鈞認為,還是要對台灣的發展價值有信心。在社會企業的思維與商業手段外,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是那份「熱情」。
「找到台灣社會青年的熱情,讓他們去運作」,何培鈞眼睛發亮地指出表示,最近已經有十多個竹山年輕人返鄉創業,包括用竹子做的的藍芽喇叭、竹子牙刷、竹編裝置藝術等等。「雖然這個小鎮在沒落,但大家如果到竹山,看到這些年輕人在做的事情,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何培鈞說,當前的台灣社會「很多事並非有機會才努力,而是努力到有機會為止」,他也期待年輕人用這樣的思維來勇敢追夢。